我国航母发展史(我国航母发展史英文)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我国航母发展史,以及我国航母发展史英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中国航母的历史沿革
- 2、中国第一艘航母是从哪里买来的
- 3、中国航母发展历程
- 4、中国第一航母那一年制造?
- 5、关于中国航空母舰的资料
中国航母的历史沿革
1921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初,一度想扩充海军。
1929年8月14日,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通过的《整理军事案》指出:“吾国海防线既长,版图又大,现在海军实力微弱,……。今后之国防计划中,必须实事求是,发展海军,……俾使国防计划归于完成。”
1929年8月16日2,江南造船厂自制的旁手握“咸宁”炮舰成军,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于“咸宁”舰成军仪式上讲演说:“要挽回国家的权利,必须建设很大的海军,使我们中华民国成为世界上一等海军国,全在诸位将士身上。我们预计15年内就有60万吨的海军,作了世界一等海军国家。”
1930年,海军部提出了一份包含航空母舰、装甲巡洋舰、潜水艇的庞大六年造舰计划(见下表)。不过事实上当时内战不断,政府的财政极度困难,这份空中楼阁式的造舰计划根本就没有执行的可能。
1930(民国十九年)提出海军六年造舰计划案,但是国民政府的海军战略思想建构与具体发展策略迟迟不能定案。 舰种 艘数 备注 航空母舰 1 - 装甲巡洋舰 2 - 巡洋舰 2 - 驱逐舰 28 包含大小型驱逐舰 潜水艇 24 包含大小型潜水艇 另炮舰、扫雷艇、潜水母舰、鱼雷艇、运输舰等共计:106艘 1932年1月,陈绍宽将军担任海军部部长后,中央海军才开始转入一段较为稳定的发展时期。前国民党陆军、海军一级上将陈绍宽曾规划4大战区,提出20艘航母计划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绍宽暂时放下了那些纸面上的规划,开始部署现有舰艇的抗战事宜。当时中国海军的抗战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江阴。
1937年8月上旬,为阻止日本舰队沿江西上,国民政府用沉船在江阴建立了一道封锁线。日军为打通封锁线,动用航母上的飞机实施大规模轰炸,将防守封锁线的国民运庆党海军第一舰队几乎所有舰艇炸沉。此后,日本航母经常出没于中国沿海,配合陆上作战行动。
1937年8月16日,江阴海战自江阴海战自江阴大战拉开序幕。江阴阻塞作战中日军的空中肆虐让陈绍宽进一步看到了航空母舰的作用。
1937年12月1日江阴失守(江阴炮台12月3日失守),前后共历时108日,是抗日战争中罕见的陆海空三栖立体作战,也是抗战期间唯一一次海军战役;长年威震中国海疆的舰队,一部分在烟台自沉,主力则全数沉在江阴,是中日甲午战争以来最重大的损失。江阴保卫战失败。
1943年11月,陈绍宽代表海军部再次提出海军建设的规划。在这次规划中,他已经不再满足于拥有几艘航母了,而是要建造几个航母群。他设想将中国沿海划为四个海军区:第一区从辽宁安东到山东半岛成山头;第二区从成山头到长江口;第三区从长江口到广东汕头;第四区从汕头到中越交界。每个区成立一支海防舰队,拥有5艘航母,全国沿海共需要20艘航母,每艘航母造价18亿元。这个规划令包括蒋介石在内的许多人瞠目结舌。陈绍宽却说:“这笔钱国家是省不得的。”显然,就战时中国的状况来看,上述规划没有实现的可能,陈绍宽也明知这一点,但在他看来,先给蒋介石吹吹风也是很有意义的。
1945年8月,在抗战即将胜利之际,陈绍宽动真格的了。他拉上军政部部长陈诚、铨叙厅(主管人事)厅长钱卓伦,结合现有海军舰艇情况,制定了《海军分防计划》。该计划对几年前的规划作了修订,将拥有航母的数量从20艘减为12艘,目的是让更多的人接受这一方案。陈绍宽解释说,这12艘航母当然不是一次完成,期限为30年。第一个10年计划先造1万吨和8000吨航母各一艘,每吨造价6280美元。
1945年8月15日,抗战胜利后,正当陈绍宽雄心勃勃地准备实现建造航母的计划时,内战的阴云开始笼罩中国大地。此时蒋介石的脑海中思考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打内战,建薯稿设海军已被完全抛在脑后。
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对解放区的进攻,大规模的内战全面爆发。 国民党海军被卷入内战中,陈绍宽的强海军梦随之破灭,航母梦也自然烟消云散。中国人第一次拥有航母的努力就此结束。
[img]中国第一艘航母是从哪里买来的
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是从乌克兰手中所购买的,辽宁舰的前身是苏联的瓦良格号,在建造中期遭遇苏联解体,事后一直归乌克兰所有。
当时我国在无航母的情况下,本想从英国手中购买,但当时英国与美国同为盟友,也就拒绝了我国的订单。后与乌克兰经过长时间的谈判,终于在1999年购入瓦良格号,在运回我国后,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整和改造,成为如今的辽宁舰。
辽宁号航空母舰的动力特点
辽宁号航空母舰的前身原瓦良格号号采用了4台TB-12蒸汽轮机,TB-12的前身是TB-8,而TB-8正好是中国国产051型驱逐舰的主机,国产型号为453型蒸汽轮机。TB-8的功率是36000马力,当年旅大级驱逐舰采用2台TB-8蒸汽轮机,达到了38节的罕见高速,TB-12的功率则为45000马力。
蒸汽动力的技术要求不高,中国国内通过自身努力桥举仿,加上现代级驱逐舰GTZA-674型蒸汽轮机(TB-12的改进型)和敏纤瓦良格号号航母上TB-12的维护和整修经答斗验,要造出TB-12级别的军用蒸汽轮机并非难事。
所以,从技术延续性和保证建造时间节点等方面的考虑,中国国产航母沿用常规蒸汽动力的可能性极高。该舰采取类似原瓦良格号号的动力配置,4台蒸汽轮机、8台增压锅炉、4轴推进、总功率20万马力。
中国航母发展历程
在中国海军的发展历程中,航空闷燃母舰的仔罩樱建成入列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如今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服役念丛已近5年时间。国产航母昨日刚刚下水,一起来回顾中国航空母舰发展之路。
自1970年代起,解放军海军已开展航母的研究。中国国内的航母意识开始增强,从1985年开始,中国即开始对退役航母进行研究学习,取得了一些关于航母设计的启示。
中国第一艘航母平台,是从购自乌克兰的瓦良格号改建而成。它在上世纪80年代前苏联时期开始建造,满载排水量6万7千吨,全长306米,但只建造了三分之二,乌克兰无力继续建造决定拍卖.1998年,作价2000万美元卖给大陆一家公司,几经波折,才到达大连造船厂,并到2005年才开始大规模整修。
中国第一航母那一年制造?
中国第一艘航母是前苏联的瓦良格号,最初建造于1985年12月4日,但还没建造完成,苏联就解体了。
1999年,这艘燃歼瓦良格号被卖给中国,并于2002年3月4日抵达大连,进行改装。2012年9月26日改装完成,正式更名为辽宁号并服役。
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吵戚是参考辽宁号并优化设计的山东号皮碰冲,该舰于2017年4月26日正式下水,2019年12月17日正式交付海军。
关于中国航空母舰的资料
1930年(民国十九年),国民党首次提出建造中国航空母舰的计划。1937年,中日江阴海战惨败后,原国民军上将陈少宽提出建造20艘航母的计划,但没有一艘成功。
2011年8月10日,中国航母平台进行海上试航;2011年8月14日,中国人民海军通过改装前苏联“瓦良格”号航母的首艘中国航母慎敬平台,于上午10时从海上试验区返回大连。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十个拥有航母的国家!2012年7月16日,中央电视台晚间节目首次曝光了中国航母平台高速大角度急转弯海试的画面。2012年9月23日正式交猜孝唤付海军。
2013年8月,国外多家媒体报道,中国上海长兴岛江南造船厂已经完成了穗凯一段航母段模型在室内滑道上的施工。
扩展资料:
在早期的航母上,由于舰载机(包括战斗机、轰炸机、鱼雷攻击机)重量轻、安全离舰起飞速度低,载弹能力和作战半径有限,绝大多数舰载机可以利用有限长的飞行甲板,通过自身动力直接起飞没有任何飞行援助。
二战后,人们对航空母舰及其舰载机的战斗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随着舰载机的发展,特别是喷气式舰载机的发射,舰载机的起飞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目前,国外现役航母固定翼舰载机的起飞方式主要有垂直/短程起飞、滑跃起飞和弹射起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航空母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航空母舰
关于我国航母发展史和我国航母发展史英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